Pokemon GO 為什麼對戰聯盟要使用攻擊0的IV數值優先?








※本篇內文資訊參考如下※



- -

※更新文章日期: 2025-05-15

Pokemon GO 為什麼對戰聯盟要使用攻擊0的IV數值優先?

資訊僅供參考 @Gemini Advanced 2.5 Pro (preview)

Pokémon GO 對戰聯盟中為何優先選擇低攻擊 IV 的迷思與真相

在 Pokémon GO 的對戰聯盟,特別是設有 CP 上限的超級聯盟(Great League)和高級聯盟(Ultra League),玩家社群中普遍存在著優先選擇「攻擊 IV 為 0」的寶可夢的策略。

這種看似反直覺的作法,其實源於對 CP 計算公式以及寶可夢在特定 CP 限制下如何最大化整體能力的理解。

以下將分析為何在對戰聯盟中,低攻擊 IV(尤其是 0 攻擊 IV)的寶可夢有時會更具優勢:

1. CP 計算公式的影響:

Pokémon GO 中的 CP(Combat Power,綜合能力)並非單純線性疊加攻擊、防禦和 HP,而是透過一個特定的加權公式計算而來。在這個公式中,攻擊力(Attack)對 CP 的影響權重相對較高。

CP 的大致計算方式可以簡化理解為:

CP = (攻擊力 * 防禦力^0.5 * HP^0.5 * 等級調整值^2) / 10

(注意:這是一個簡化版本,實際公式更為複雜,但攻擊力的權重較高是關鍵。)

2. CP 上限的限制:

在設有 CP 上限的聯盟中(例如超級聯盟的 1500 CP,高級聯盟的 2500 CP),玩家的目標是在不超過這個上限的前提下,讓寶可夢擁有最強的整體戰鬥能力。

3. 低攻擊 IV 如何帶來優勢:

更高的等級與整體能力: 由於攻擊 IV 對 CP 的影響較大,一個攻擊 IV 較低的寶可夢,可以在達到 CP 上限時,擁有更高的等級。更高的等級意味著寶可夢的防禦力和 HP 可以得到更充分的提升。

更佳的坦度 (TDO – Total Damage Output): 雖然攻擊力較低,但因為等級更高,其防禦力和 HP 也隨之提升。這使得寶可夢在戰鬥中能承受更多傷害,存活更久,從而有更多機會使出特殊招式。在許多情況下,這種更高的「坦度」和「續航力」比單純追求極致攻擊力更有價值。










舉例說明:

假設有兩隻相同的寶可夢,CP 上限為 1500。

寶可夢 A: 攻擊 IV 15 / 防禦 IV 15 / HP IV 15 (俗稱 100% IV)

寶可夢 B: 攻擊 IV 0 / 防禦 IV 15 / HP IV 15 (俗稱 PvP IV 或 0/15/15)

為了讓兩隻寶可夢的 CP 都接近 1500,寶可夢 B 通常可以強化到比寶可夢 A 更高的等級。

雖然寶可夢 B 的基礎攻擊力較低,但由於等級更高,其防禦和 HP 屬性會明顯優於寶可夢 A。在實際對戰中,寶可夢 B 可能因為能多承受一兩次對手的攻擊,從而多放出一次特殊招式,最終贏得對戰。

4. 並非所有情況都適用:

大師聯盟 (Master League): 在沒有 CP 上限的大師聯盟中,則是以 IV 越高越好(15/15/15)為目標,因為沒有 CP 限制,可以將寶可夢強化到最高等級,此時所有 IV 都越高,整體能力就越強。

特定寶可夢的考量: 有些寶可夢可能因為其招式組合或特定戰術定位,即使在 CP 限制聯盟中,高攻擊 IV 仍然有其優勢(例如,需要贏得 CMP – Charged Move Priority,即同使出特殊招式時由攻擊力高的一方先攻)。

** зеркальные бои (Mirror Matches):** 在與同種寶可夢對戰時,攻擊力較高的一方在同時使出特殊招式時可以優先攻擊(CMP Tie),這在某些情況下可能成為勝負關鍵。

總結:

在 Pokémon GO 對戰聯盟的 CP 限制賽制中,優先選擇低攻擊 IV(尤其是 0 攻擊 IV)的寶可夢,是一種常見且有效的策略。

其核心邏輯是透過犧牲部分攻擊力,來換取更高的寶可夢等級,從而提升防禦和 HP,使得寶可夢在 CP 上限內擁有更佳的整體坦度和續航力。

然而,這並非絕對的鐵律,玩家仍需根據具體的聯盟規則、寶可夢種類以及戰術需求來綜合考量。

對於追求極致對戰表現的玩家而言,理解 CP 計算機制並針對性地篩選寶可夢 IV 是非常重要的一環。








-